400 653 9999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专科专长 > 科研成果 > 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
第二章 盗 汗 的 鉴 别
2022.02.13 1127
分享到:

    结核病     盗汗是结核病患者常见症状之一,可与午后低热、乏力同时存在。盗汗多见于结核病病情较重,身体虚弱的患者。结核菌毒素刺激交感神经,使之过度兴奋,加之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,神经系统控制失调,因而在夜间熟睡之后出汗,病人从不知不沉中醒来时,内衣已湿透而发热亦随之而减退,自感疲乏无力。出汗的部位多在头、颈、胸和两腋下部。随病情好转盗汗减轻、消失。

除结核病外,还有以下疾病亦可出现盗汗。

   佝偻病    佝偻病是一种维生素D缺乏病。婴幼儿佝偻病早期主要是精神神经症状,小儿易激惹、睡眠不安、烦燥、夜惊、多汗易透湿枕头。由于汗水刺激,睡时经常摇头擦枕,以致枕部头鬓脱落(枕秃)。随着病情进展,出现肌张力低下,关节韧带松懈,腹部膨大如蛙腹,患儿动作发育迟缓,独立行走较晚。骨骼症状有颅骨软化。胸部两侧有肋串珠畸形,肋膈沟及肋缘外翻呈鸡胸或漏斗胸。下肢呈“O”型或X形腿。

   布氏杆菌病    布氏杆菌病也称波状热,是布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,属自然疫源性疾病,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、多汗、关节痛等。国内多见于内蒙、东北、西北等牧区,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,其次为牛和猪。

急性起病者占10%-30%,有无力、失眠、低热、食欲差,上呼吸道感染,主要为发热、多汗、乏力、关节炎、睾丸炎。多汗是本病的突出症状,每较其他热病为著。常于深夜清晨热急骤下降时出现大汗淋漓,患者感乏力,软弱。慢性期,尤其牛型病例,常诉有乏力、出汗、头痛、胃纳差、腹泻或便秘、腹痛、背痛、肌肉和关节酸痛、失眠、抑郁、易激惹等症状,易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。另一类患者在急性期后遗留较多的症状,如背痛、关节痛、坐骨神经痛、明显乏力、盗汗、迁延多日的低热等。

流行病学资料及职业对协助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,若同时有本病的一些特殊临床表现,如波状热,大量出汗(盗汗)、睾丸炎等,则诊断可基本成立。血、骨髓、脓液等培养的阳性结果为确诊依据。

   念珠菌支气管炎    陈发性刺激性咳嗽,咳多量似白泡沫塑料状稀痰,偶带血丝,随病情进展,痰稠如干浆糊状。憋喘、气短、尤以夜间为甚。乏力、盗汗、多不发热。X线仅示两肺中下野纹理粗乱。

   特发性肺纤维化    系指原因不明,局限于肺部的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。亦称Hamman-Rich综合征、隐源性致纤维化肺泡炎、特发性肺间质性肺炎等。

临床分急性型和慢性型,绝大多数为慢性型,平均病程56年,最长可达15年。以隐袭性进行性呼吸困难为其突出表现,干咳或有少量白色粘痰,当有继发感染时痰量增多并变黄色。偶有血痰,部分患者有胸痛、盗汗、食欲减退、体重减轻、消瘦、乏力等。40%~80%有杵状指(趾),晚期出现发绀,但对氧疗效果不理想。X线呈磨沙玻璃样变化,隐约可见小结节,晚期中下肺野呈弥漫性网状或结节阴影,病变渐向上肺部发展,呈蜂窝肺。肺功能为进行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漫量减少。

   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(见第一章长期低热鉴别)

   结节病(见第一章长期低热的鉴别)

  亚急性心内膜炎(见第一章长期低热鉴别)

  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(见第一章长期低热鉴别)

   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见第一章长期低热鉴别)

十一    淋巴瘤(见第一章长期低热鉴别)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