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结核患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,主要会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,那么不同人群应该如何预防肺结核呢?下面我们就简单来看一下。
普通人群
咳嗽、喷嚏掩口鼻、不随地吐痰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;咳嗽、咳痰2周以上,应怀疑得了肺结核,要及时就诊;勤洗手、多通风、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。
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
对咳嗽、咯痰两周以上的患者要警惕肺结核;对肺结核患者要进行规范化的诊断、治疗和管理;发现疑似肺结核和肺结核病例,要积极报告登记;要对肺结核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。
肺结核患者
肺结核患者咳嗽、打喷嚏、吐痰时,应当避让他人、遮掩口鼻。 或者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;尽量减少或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,如必须去,应当佩戴口罩。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,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,保持居室通风;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,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。肺结核可防可治,加强营养和锻炼,提高人体抵抗力,有助于预防肺结核。
学生
学校是一个人群比较密集的场所,学生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,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,不隐瞒病情、不带病上课。平常要保证充足的睡眠,合理膳食,加强体育锻炼,提高抵御疾病能力。
那么如果确诊肺结核怎么治疗呢?目前最理想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的情况,西医学治疗肺结核遵循“早期、规律、适量、联合、全程”的用药原则,而中医认为正气亏虚是肺痨发病的重要原因,更加注重抑制或杀灭细菌的同时,对机体免疫力功能的全面调节作用。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,能够发挥多系统调控优势,实现标本兼治的作用。